旅游动态>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河东区汤头街道认真落实全区“12366”发展思路和发展举措,紧紧围绕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建设美丽幸福新汤头的总体目标,团结实干,锐意进取,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党的建设取得显著提升。牢固树立抓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打基础,补短板,促提升。销号三年不发展党员村21个,推荐党员发展对象58名,完成4个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工作,改造提升22个村级办公场所,新建办公场所4处,实现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超5万元,自然村集体经济收入超3万元,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创立“邻里和睦·守望相助”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创新“1+X+Y”同心圆工作法,其中绘世图书馆实践点服务家长孩子事迹被央视晚间新闻栏目专题报道,去年12月22日市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现场推进会到沂河村观摩指导。
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疫情防控取得“零病例、零输入”的战果。积极应对疫情带来的冲击,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全年新增“四上”企业23家,其中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家;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66亿元;实现固定资产投资22.7亿元,同比增长56.4%,其中“四新”占比42.3%;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26.8亿元,同比增长46%;完成技改投资2.87亿,同比增长150.9%;完成招商引资到位项目17个,到位资金9亿元;加快17个区级以上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全年可完成投资33.4亿元。经济发展的质效和行稳致远的态势持续巩固放大。
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实施了30余项城乡建设工程,累计投资达15亿元,城乡发展框架进一步拉开,开发建设的载体功能持续增强。先后完成“户户通”硬化130万平方米,农村“四好”公路44.7公里和投资1.5亿元的233国道大修、投资3亿元的汤头古镇改造提升、汤河生态治理等工程,成功创建国家卫生乡镇,美丽汤头、生态汤头成效初现。
民生福祉持续改善提高。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百姓至上、民生为本,累计完成民生投入8.6亿元,脱贫攻坚、教育提升、农村饮水安全等十大民生工程扎实推进,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进一步增强。坚持底线思维、系统观念,着力守底线、补短板、保稳定,胜利完成“8·14”洪涝灾害抢险救援工作,未有一例人员伤亡,灾后重建扎实推进。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首战之年,我们将始终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推进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建设美丽幸福新汤头工作目标,奋力谱写汤头新篇章。
(一)聚焦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迈上新台阶。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党建+”为引领,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抓住关键环节,持续用力,努力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一是坚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2021年力争实现场所完备、职能发挥有力、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0万元的行政村达到30%,集体经济收入超过30万元的行政村达到10%。二是以党的全面建设为依托,坚持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着力打造一批基础设施健全、生态宜居的示范村,培育一批村强、民富、景美、人和的重点示范村。
(二)聚焦项目带动,实现“双招双引”提质增效。坚持重大重点项目突破带动,集中力量抓服务、强保障,着力突破瓶颈制约,加快推进华侨城、文创小镇、华东太阳城、正直文旅小镇、煤炭疗养院改造提升项目、彭于埠市场及新材料产业园等6个项目开工建设,观唐·中国古建筑群汤养文化园、年产6亿只高性能无汞碱锰电池生产项目、临沂市社会福利院项目、同仁老年托养中心等4个项目竣工完成,加快华侨城、黑龙冰雪文旅小镇落地。突出大项目和产业链项目的招商,着力在引进大项目、好项目上下功夫、求突破,力争全年招引过亿元项目10个,到位资金10亿元。
(三)聚焦民生保障,增进民生福祉。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谋划实施30个民生项目,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启动汤头中学第二校区建设,推进实施葛沟小学、汤头中心幼儿园等19处校舍配套提升。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深化厕所革命和清洁供暖,推进15个村居及11处生活污水处理站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实施10条17.42公里农村“四好公路”建设和第二批农村“户户通”道路硬化工程,配合完成206国道改线、长深连接线和东外环道路改造。
(四)聚焦共建共享,全力配合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加强与汤泉区管委会的汇报沟通对接,及时解决项目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难题,形成汤泉区和汤头街道一体谋划、一体推进、一体发展的良好局面,确保成功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唤新作为。新的一年,汤头街道将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只争朝夕的使命意识、责无旁贷的担当精神,不负韶华,砥砺奋进,为成功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建设美丽幸福新汤头而努力奋斗。
(侍卉然 王文莲)
责任编辑:范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