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文旅>
中国临沂网讯“新鲜的海鱼又好又便宜”“苹果10元3斤”“家电下乡,享受购置补贴了”……还没进集市,记者就被此起彼伏的小喇叭叫卖声催得下意识加快了脚步。
腊月二十一,是平邑县唐村岭大集。这天上午9点,记者重温了一次儿时赶年集的记忆。
一进集市,气氛立刻就有了:一米见宽的小路两边,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各色商品,芹菜萝卜、苹果山楂,铝锅铝壶、牛羊海鲜,吃的、玩的、用的,让人目不暇接。其间,不时有人俯下身子与摊主讨价还价,挑选着心仪的年货。
“我主要卖些锅碗瓢盆,都是咱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用品。”见到记者过来拍摄,摊主张大哥热情地介绍,快过年了,农村家家户户都有添新碗攒新筷的习俗,寓意来年添人进口,日子红红火火。
跟着人流继续往里挤,熙熙攘攘的人群夹杂着大集的烟火气,仿佛置身热闹的海洋,各种美食混合的香气弥漫开来,熟悉的乡音久久回荡耳畔。
“现在大家生活水平提高了,天南海北的物资通过物流都能快捷地送到农村,山里的土特产也可以顺畅端上城市餐桌。”一名赶年集的群众告诉记者,如今赶年集更多的是一种情怀,四邻八村的乡亲们聚到一起,把自家菜园里吃不完的菜、养的鸡拿到集市上卖给有需要的人,更像是一种放松方式。
时近中午,集市上依旧人头攒动、车水马龙。购置完年货的人们有说有笑陆续返家。
一年又一年,农村大集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精神风貌和故土乡情,每当春节的序幕拉开,人们心底总会回响起亲切而神圣的召唤——回家团圆。
这,就是家乡的年集。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闫春秀 通讯员 李祥锋 陈寒雪
编辑:杜凤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