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
有一种实力,让你不容小觑;有一种幸运,是汗水与付出。新高考之下,数以万计的高考学子迈进理想大学的校门,未来将大展身手。裸分进名校,着实是一种实力担当。莘莘学子凭借硬实力,通过高考走进清华、北大、复旦等名校,实现人生梦想。
沂南一中考生高安宁:走进清华,是幸运更是努力
新高考之下,沂南一中勇创佳绩,今年有3名考生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该校考生高安宁就是其中之一,他以689分的高考成绩,裸分考进清华大学,被机械航空与动力专业录取。
高安宁从小喜欢看与科学有关的书籍,只要有时间就会来回翻看,“科学的奥秘对我来说,有着非比寻常的吸引力,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后来,初中阶段接触到物理学科,他从此就爱上了它,痴迷并沉醉在物理知识和物理现象里。
“学习物理知识,参加物理竞赛,是我的兴趣爱好。”高安宁说,他将时间安排得井井有条,学习物理竞赛知识并没有占用其他科目的学习时间。每天晚上,在完成各个科目的学习计划之后,他会抽出半个小时来学习物理竞赛知识。为了不影响其他科目的学习,他会利用课余时间学习物理。
高安宁说:“因为喜欢,所以不觉得累,反而越学越开心。”
之所以选择清华大学,是高安宁高二暑假时就许下的愿望。那个暑假,高安宁参加了清华暑校。在暑校期间举行的趣味比赛中,要用矿泉水瓶制作船只和用扑克牌搭建桥梁。看似很简单的手工,实则蕴含着很多原理。在这个趣味比赛中,高安宁所在的小组成绩并不是很理想,这对他打击很大,也让他看到了自己和别人的差距。
“曾经的我认为自己很强,但是这次清华暑校彻底打碎了这个幻想。”高安宁说,他认清现实之后,也意识到自己必须更加努力。要想走进清华大学的校门,他必须用十倍甚至百倍的努力,去弥补这些差距。
回眸求学路,高安宁特别感激班主任王伟伟老师,王老师堪称严师慈父,是他的谆谆教诲让高安宁在求学路上一往无前。
“刚进入高中时,我其实是很不适应的。学习的节奏快、难度大、任务多,每天压力都很大。”高安宁说,王伟伟老师找他谈心,开导他、引导他,并教给他提高效率的学习方法,让他渐渐从焦虑中走了出来,全身心投入到高中阶段的学习和生活中。王伟伟老师还教给他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让他受益终身。
每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父母的陪伴,高安宁也不例外。爸爸在事业单位工作,妈妈是一名小学教师,他们给高安宁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高二时,高安宁从沂南一中老校区搬进了新校区,他的妈妈张娟年也开启了租房陪读的岁月。
“裸分上清华,特别幸运。”张娟年说,在学习上,高安宁非常自律,能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计划,还特别喜欢预习。此外,她特别感谢孩子求学路上的良师益友,尤其是疫情期间半夜给孩子解答疑问的老师们,让孩子吃了定心丸。她表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安宁喜欢物理,希望他能够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发光发热。
沂水一中考生石雅宁:学喜欢的专业,读喜欢的大学
就读沂水一中高考“最牛班级”的石雅宁以684分的高考成绩,顺利被复旦大学自然科学实验班录取。当收到该校的录取短信通知时,她说:“心情还比较淡定,当时报考是参考了往年的高考成绩和位次,把握比较大。”
“人生就是这么奇妙!”谈及高考成绩,石雅宁称,自己的物理、化学、生物都考了94分,完全是巧合,语文成绩125分,数学成绩132分,英语成绩145分。按照平时的测试水平,她的数学考不了满分也能考140多分,但最后的分数令她稍微有些遗憾。
石雅宁回忆,在考场里,她当时觉得数学并不难,但是做题策略上出了点儿问题。最后两道大题,她看着特别眼熟,但倒数第二道大题在解答时中间有一步算错了,直接导致最后的结果错误。“当时这关键的一步,脑子突然缺氧了,思路不清晰了,我就想着先做其他题目,结果思路一停,节奏就有些乱了。”
化学是石雅宁最感兴趣的科目,而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她更擅长总结,能够举一反三。高二时,因学习难度增加,有一段时间她的情绪特别低落。尤其是分到实验班之后,成绩起起落落很不稳定,她感觉压力非常大。“还是化学老师点醒了我,说我擅长总结。”
北京大学化学专业是石雅宁的目标,但她以0.5分之差与其失之交臂。“因为喜欢,竞赛就学了化学,但参加北京大学强基计划考试却考的是物理、数学。”石雅宁说,能够被复旦大学录取,她也很满足,等到考研时她定会报考北京大学,圆自己的北大梦。
初三那年,石雅宁转学到沂水县就读,与同学合租,这也锻炼了她独立生活和学习的能力。因离家较远,父母不在身边,起初石雅宁并不习惯合租生活。然而,等上了高中,石雅宁渐渐习惯了父母不在身边的生活,她将学习和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
“爸爸原本是初中数学老师,机缘巧合去小学教了体育,而妈妈是高中数学老师,我应该是遗传了他们的数学基因吧。”石雅宁笑着说,爸妈工作都很忙,很多时候无暇顾及自己,尤其是妹妹出生之后,还要分出精力来照顾妹妹。
>>记者手记: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目标是更好的方向
高考是人生重要的支点和转折,大学则是实现理想和梦想的鸟巢。在为这些凭实力走进名校的考生送上祝福的同时,我们也会发现,成绩的背后是他们辛勤的付出和努力。
高安宁和石雅宁同是出生在教师家庭,一个父母陪读,另一个和同学合租,但他们都能够安排好自己的学习时间和学习计划,这也说明两个孩子足够自律。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只有自己认真努力,才能铁杵磨成针,才能成功。
这两个考生都有各自的奋斗目标,一个是清华大学,另一个是北京大学。虽然石雅宁因半分之差与北京大学错过,但是她已经将这个目标设在考研阶段,准备到时靠自己的努力梦圆北大。
目标是前进的动力,有了目标也就有了方向,他们在向着各自目标的路上勇往直前,相信他们的努力同样配得上他们的目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安宁喜欢物理,参加过物理竞赛。而石雅宁喜欢化学,参加过化学竞赛。记者发现,这两名考生是因为喜欢才去学习竞赛知识,参加竞赛的,目的纯粹,学起来舒心,反倒让他们觉得学习成为了一种乐趣。
父母的陪伴和引导固然重要,但是良师益友也成为他们成功路上的垫脚石。正是有了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和指导关注,才让他们能够在知识的海洋自由自在地遨游。
临报融媒记者庞尊利
责任编辑:徐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