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乡音>
中共临沂市委党校 褚洪敏 刘淑华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沂蒙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斗争中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基因。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文化空间和传播生态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外部环境和受众需求发生深刻变化的新时代,要抓住全媒体的发展机遇创新沂蒙红色文化传播,让沂蒙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现代受众需要的文化资本与精神动能。
一、坚持内容为王:与现实对接,强化价值认同
沂蒙红色文化传播最重要的是获得大众对传播文化的认同感。如何强化这种认同感?首先要聚焦传播内容,在深化价值表达上下功夫。目前来看,沂蒙红色文化传播往往习惯于宏大叙事,能够紧密结合群众生活实际和精神需求的高质量产品还不算多,有不少受众对沂蒙红色文化价值内涵的体悟还远远不够。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深化红色文化精神在新时代的价值表达。
要结合新时代受众的新需求和消费方式新特点,在保证沂蒙红色历史内涵的基础上注入现代元素,将沂蒙红色文化的核心内涵与新时代特征结合起来,与人们火热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紧紧围绕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赋予沂蒙红色文化以新生命、新内涵。特别是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文化需求越来越个性化、多样化,这就要更加强化红色文化的供给侧改革,为人们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精品。可以尝试将沂蒙红色文化元素融入到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中,借助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沂蒙红色文化融入公共文化生活领域,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二、强化技术赋能:让文化传播插上数字技术的翅膀
当前,数字技术已成为影响文化生活的重要因素。数字技术融合文字、声音、动画和视频等多种感知功能于一体,可以将抽象的红色文化转换为人们容易接受的认知图式,给受众带来不一样的感官体验。
新时代创新沂蒙红色文化传播,要善于运用数字技术整合沂蒙红色文化资源。一要积极搭建数字平台,拓展信息共享,最大程度发挥数字平台的聚合效应。如借助数字化先进技术手段,充分还原、再生与共享历史,用现代创意打造没有围墙的红色纪念馆,让观众随时随地动动手指就能实现网上参观和虚拟体验。这种借助数字技术传播的方式以更加鲜活生动的感官体验引领受众进入红色历史文化场景,极易引发思想和情感共鸣,实现了线上与线下的有机结合,为受众提供了更多选择空间,也大大提高了红色文化资源的利用效能。二要善于将沂蒙红色文化的价值内容与技术元素实现融合再造,善于根据时代变化提炼沂蒙红色文化资源的典型化元素,并将其与数字化、网络化产品塑型结合,创造出在现实空间和网络空间都受欢迎的网红产品,从而提升红色文化的辨识度。
三、对接分众需求:增强受众投放的精准度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大众传播的分众化趋势愈发明显。要做好沂蒙红色文化传播,必须认真研究差异化、多样化的受众需求,实现文化传播与受众个性化需求的有效对接。
一是沂蒙文化传播者要找准角色定位,树立尊重受众、服务受众的理念。服务受众并不是一味地迎合受众、盲目地服从受众,而是在尊重受众需求的基础上通过提供优质文化产品来引导并影响受众产生新需求,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受众需求与社会需求的融合,最终实现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二要根据大众传播的分众化趋势,回应不同受众需求,增强受众投放的精准度。要关注重点群体,特别是抓住年轻人这个群体。从文化供给侧的角度来看,目前市场上适合年轻人的优质红色文化产品并不多。年轻人没有经历过那段革命历史,难免会对其产生距离甚至隔膜。沂蒙文化传播者要善于研究年轻人的文化需求特点,根据其消费喜好和需求特点进行统筹谋划。在叙事话语方面,多采用平民化的视角和个性化的语言,善于进行叙事话语的网络化和生活化转换,用他们听得懂、听得进的话语来交流传播,让红色文化真正融入年轻人的生活。
任何先进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都离不开强有力的文化传播。只有进行广泛深入的传播,才能更好地发挥文化的价值作用。而要做到这点,仅靠语言和技巧是不够的,还需要传播者把红色精神学深悟透、研究透彻。只有这样,才能让沂蒙红色文化真正活起来,并渗透于每代人的生命与生活中。
责任编辑:范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