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炎热的酷暑已经渐渐远去,空气中满是秋的清爽。清晨时分,漫步滨河景区,但见头顶蓝天如洗,身旁碧波荡漾,四周绿树环绕,远方鸟儿低翔,别样风光别样趣。如此美景,让前来采风的纪小懒一下子放松下来,他掏出相机,选景、聚焦、拍摄,一张美照就此生成。
纪小懒拍下的美丽画面
除了秋高气爽的10月,每年的5月,位于阳光沙滩三河口隧道附近的花海进入盛开期,约5万平方米的虞美人、大花金鸡菊竞相绽放,迎风摇曳。这片于2017年10月首次播种的花海成了纪小懒最心仪的取景地之一。“作为市民喜闻乐见的打卡地,阳光沙滩三季有花、四季常绿。这里春天有油菜花,夏天有虞美人、大滨菊、红花萱草、大花金鸡菊,秋天有百日草,漫步于此,只觉得仿佛走进了一幅油画中,随处一拍,定格的都是美景。”纪小懒说,在他的镜头里,他也能看到,越来越多的市民喜欢到阳光沙滩打卡留念。
临报融媒记者 廖杰 卢希军 摄
临沂滨河景区是全国最大的城市湿地,是水利部命名的首批水利风景区之一,2007年2月,被建设部评为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滨河景区环境综合治理工程被国家评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滨河景区小埠东橡胶坝区域、凤凰广场区域、书法广场区域、园博园区域等,都是纪小懒拍摄的主要对象。
临报融媒记者 孙运河 摄
“滨河景区集‘水、岸、滩、堤、路、景’于一体,是具有防洪、交通、景观、休闲、娱乐、文化、旅游等多功能的生态景区、文化景区、旅游景区,它的建立拉开了城市建设的框架,形成了‘以河为轴、两岸开发、一河五片、北上东进、南优西连’的布局,为把临沂建设成为独具特色的区域性特大中心城市奠定了基础。”纪小懒笑言,他最喜欢拍摄滨河景区夏日清晨的风景,“这里是动植物生长的王国,也是摄影者的天堂,在这里,你能看到各类花卉绿植,也能感受到城市建设、交通路网、生态环境等各领域的发展变迁。”
涑河水质变好了,涑河北街与沂蒙路交会处西侧新建了一处口袋公园,滨河景区能拍到乌鸫鸟了,蓝天白云越来越常见了……在纪小懒的相册里,人们能清晰地感受到这座城市发展的脉动。而在纪小懒看来,城市面貌的每一次变化,都是临沂全力触摸“幸福门”的见证。
正如纪小懒看到、拍摄到的。十年来,临沂图景之美渐次铺展,形成了“八水绕城、河河贯通”的水城景观,“八河十六岸”成为市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期间,临沂建成综合公园61处、口袋公园268处,蝉联国家森林城市、园林城市;中心城区、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均在42%以上,园博园、阳光沙滩等成为市民“网红打卡地”,滨河湿地、双月湖湿地获评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滨河绿道被评为“山东省最美绿道”。十年来,临沂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市万元GDP能耗十年间累计下降36.2%,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改善31.7%,国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率保持100%,沂蒙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地质公园”。
临报融媒记者 孙运河 摄
十年,足以让一座城市完成翻天覆地的蜕变。
“我爱临沂,她生态美、环境美、城市美、乡村美、山水美、人文美,来到这里,你会发现,美丽宜居,已经成为当下临沂的鲜明符号。”纪小懒说,临沂沧桑巨变,市民见证着,建筑见证着,美景见证着,沂河见证着,光影亦见证着,“未来,我会继续用镜头记录这座城市,让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美好变化,留下美丽的光影。”
相关链接
临沂城市生态环境改善大事记
2012年 临沂成为全省和全国首个水生态文明城市。
2014年 临沂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方案获省政府批复。
2015年 临沂全面开展黑臭水体排查。
2018年 临沂成功入围国家首批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制定了《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建设提升项目计划》;启动口袋公园建设。
2019年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强沭河两岸生态保护和开发,科学制定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有序推进中心城区由“一河为轴”逐步迈向“两河时代”;启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向北加快北城三期开发建设,向东规划国际生态城,向南加大罗庄片区旧城改造力度,向西将临沂商谷、高新区拓展至新西外环,进一步拉开城市框架。
临报融媒记者 褚菲菲摄影 市民记者 纪小懒
责任编辑: